• 5244阅读
  • 23回复

[小说]篁竹峰下的孤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616
积分
12318
贡献值
78
都币
0
在线时长: 629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8-23
我的老家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4-17
— 本帖被 鄱阳湖 执行取消置顶操作(2023-05-10) —
前           言

       1968年12月,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拉开了帷幕,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上海的知识青年纷纷离开繁华的大都市,到全国各地遥远的农村去安家落户,与当地农民一道,参加农村生产劳动。在农村里挥洒着他们宝贵的青春和汗水,他们也利用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帮助落户地的农村进行建设,也在那偏僻的农村度过了终身难忘的青春岁月。
       据统计先后有18万上海知识青年告别故乡和父母,来到江西这块红土地扎根落户,与江西老表们同甘共苦,成为这片土地的“知青老表”群体。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江西人民,也用朴实的胸怀和勤劳的双手,接纳了这些优秀的上海知识青年儿女,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影响至今。繁重的劳动磨练了知青们的坚强意志,艰苦的生活锤炼了知青们的优秀品格,成为他们一生难忘记忆和宝贵财富。
       四十年多来,当年的上海知青们已经从青涩的青春,变成白发苍苍的暮年,他们之中有的经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考上大学,成为国家的栋梁,直到退休;有的通过努力,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有的回到大都市后,仍然过着不尽人意的生活,成为普通的上海市民;有的当年没有回到上海,留在江西娶妻生子,安家落户,成为当地的知识老表,为当地的教育、科技、经济、医学等各个领域做出了一辈子的贡献;有的早就沉睡于江西的青山绿水之间,与这片红土地永远融为一体,成为永恒的记忆。
        无论何种情况,他们的处境如何,这些上海知青们对江西这块红土地始终具有深厚的感情,永远忘不了那曾经生活了多年的茅草屋,忘不了已经消失了的小磨坊,忘不了养过的猪,忘不了喝过的山泉水,也忘不了与他们同甘共苦的老表们。四十年恍如一梦,当白发苍苍的知青们重返故土时,他们凭借模糊的印象寻找当年的踪迹,感叹着那些乡间的断壁残桓,也感受着岁月的流逝和寻不回的青春时光。如今承载着上海与江西人民友谊的援赣干部,依然活跃在这片红土地上,为两地人民的感情继续书写着新的篇章。
       1970年春天,来自于上海市不同中学的青年学生顾文林和邱慧丽,响应号召,分别向自己的学校报名参加上山下乡运动,并且获得了组织上的批准。从此18岁的顾文林和17岁的邱慧丽,均被安排在去往红土地江西鄱阳湖北岸的永昌县山区的一座大山脚下,插队安家落户在同一个知青点集体户。这里一起生活了十几位从上海来的知青,还有附近村庄4户当地农户,组成集体户,共同耕耘在这交通偏僻的大山脚下。在那个艰难的知青岁月里,两人尝遍了酸甜苦辣,也学会了种田、收割稻子、养猪、种菜等各种农活,后来顾文林和邱慧丽逐渐发展成为同甘共苦的知青恋人。
       1977年恢复高考后,顾文林和邱慧丽开始努力复习功课,希望通过高考考上大学,返回上海。邱慧丽在高考前夕,知青点附近的山洪爆发后,为救附近村里落水的小孩而英勇遇难,永远沉睡在红土地的清山绿水之间。顾文林怀着悲痛的心情,继续努力复习,经历了1977年高考落榜后,终于在1978年高考中考上大学,返回大上海。
       四十年后,已经年近七旬的顾文林约同当年知青点的几位知青,从上海回到永昌县篁竹峰下曾经的知青点,故地重游,寻访故旧,感慨万千,并给沉睡在知青点附近的邱慧丽扫墓,顾文林泣不成声.....
       谨以此书献给所有曾经在这块红土地上的知青们。
3条评分积分+280
都昌零距离 积分 +4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3-04-18
都昌平安幸福 积分 +40 加分专用:支持原创帖子。 2023-04-18
鄱阳湖 积分 +20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3-04-17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616
积分
12318
贡献值
78
都币
0
在线时长: 629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8-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23-04-21
回 僧推月下门 的帖子
僧推月下门:你写的《新妙湖畔的晓风残月》我都看过,我是从那个学校走出来的,读过以后还是有点当年的感觉,现实感较强。那个学校有辉煌的历史,特别是1983、1984年高考录取人数超过湖口、彭泽、星子三县之和。只是后来人才没留住,好老师都调县城去了,生源也一年不如一年,慢慢衰败了 (2023-04-21 17:50)

我去年底酝酿写《新妙湖畔的晓风残月》的动机,是读了老二中余大才子发在都昌在线上的一系列帖子《我的伊甸园》系列,以及老二中其他网友的帖子。我研究之后,觉得可以挖掘一下,变成一部小说。最开始是准备写成15万字左右的长篇小说,但中间跨了个wg,想绕过去,就写成三部中篇小说,但第一部分写得很烂,一直想找题材重新修改,最好是挖掘老二中的老师的故事,可惜没有找到合适的题材对象,只能暂时扔在那里。后面结尾几章,也并不成功,比较潦草。如果静下心来,找到合适的题材,可以重新修改,篇幅也可以从8万字,增加到13万字左右,成为一部标准的长篇小说,一是为了纪念老都昌二中曾经的荣誉,二是为我自己以后出书做准备。

发帖
899
积分
4360
贡献值
25
都币
0
在线时长: 1168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2-27
我的老家
多宝乡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23-04-21
你写的《新妙湖畔的晓风残月》我都看过,我是从那个学校走出来的,读过以后还是有点当年的感觉,现实感较强。那个学校有辉煌的历史,特别是1983、1984年高考录取人数超过湖口、彭泽、星子三县之和。只是后来人才没留住,好老师都调县城去了,生源也一年不如一年,慢慢衰败了

发帖
899
积分
4360
贡献值
25
都币
0
在线时长: 1168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2-27
我的老家
多宝乡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23-04-21
每个地方对知青的对待也不尽相同,你也不必计较我所说。总体上我们当地人对知青很友善,有好吃的东西也会送给他们尝,有时他们送一块肥皂给当地人,当地人会送一筐花生给他们,大家相处得很好,不象有的电视上的故事。你可以到我多宝的新村去拍几张照片,房子还在,只是比较荒凉,在一个山沟里

发帖
616
积分
12318
贡献值
78
都币
0
在线时长: 629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8-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23-04-21
看来我这部小说要暂时停下来,我现在写的好多内容,都与老兄提供的一手材料不符,想等今年底过年回老家时,再去都昌几个知青点看一看,找一找灵感,特别是我印象中的篁竹峰下那个敬老院,我是1994年去大树二中念初三时,路过篁竹峰山脚下走过好几回,后面就没有再去过,二十多年前的印象已经很模糊,写作都得靠网上看照片,有条件也去土塘镇辉煌村看看,多走访一下,可塑造的题材也就非常广了,比我现在闭门造车要强得多,非常感谢老兄提供的宝贵材料,我接下来准备再重点修改《新妙湖畔的晓风残月》,把它修改好修改完整,达到最终成书的标准。写小说很累的,有时候就想着早点完成初稿,回头再慢慢改,往往会把好的思路给写歪了,造成事倍功半,得不偿失,还不如暂时停下来。

发帖
899
积分
4360
贡献值
25
都币
0
在线时长: 1168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2-27
我的老家
多宝乡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23-04-21
我那时只有几岁的人,好多不记得,当时我们村分了几个上海知青,一开始队长也没安排他们干活,他们刚来农村什么都新鲜,安排住在我们村一户住房相对宽松的八间老屋里,他们常逗我们小孩玩,我们村民也以他们为新奇,总想从他们身上学点城里人的东西。我记得其中有一个姓张的上海女知青脖子有疤痕,我们小孩都骂她“拉颈”。一开始还会派他们跟社员一起干活,可他们根本不会干,锄草常分不清哪是草,间苗不知道分辩去留,队长就很少派他们干活。半年后知青点建好,他们就搬走了。知青点是公社建的,选址、与村里协调划拨田地和山林等,我们叫他“新农村”,简称“新村”,还会派一名队长和2-3名社员作为师傅一样带领知青干活。后来知青点的田地都是那几个当地农民种,知青就搞宣传,我们放牛常去看他们排练。那时我太小,只记得个大概

发帖
616
积分
12318
贡献值
78
都币
0
在线时长: 629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8-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23-04-20
有没有哪位知青能给我比较详细地讲一讲,上海知青当年从上海坐轮船到九江码头后,一路从九江到都昌乡下的经过,再在都昌乡下老表家里是如何度过的,比如饮食、起居、干活等情况,以及后来迁居知青点的生活情况,后来有没有新的知青加入进来?只要给我讲一讲大致的脉络,剩下的细节我来构思。小说虽然是虚构的, 但一定是建立的真实的故事之上,化实为虚,还原生活,这样的小说才有意义。

发帖
616
积分
12318
贡献值
78
都币
0
在线时长: 629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8-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23-04-20
回 僧推月下门 的帖子
僧推月下门:给个小建议:为增强现场感,一是长江客轮没有直接进入鄱阳湖的,上海过来的客轮只能在九江下,长江客轮六七十年代是“东方红1、2、3号”,后改为“江渝”“江汉”。二是知青当时来到农村时都是分散住在各个村,知青点都是半年后建的,在我们那里知青点也基本是瓦房,茅草房只有 .. (2023-04-20 17:04) 

OK,我一直想找知青们当年的生活情景,但找遍了资料都找不到,你这段话对我来讲很重要,我就按这个重新修改。我还想问的是,知青点的房子,后来是当地公社统一为他们建的吗?

发帖
899
积分
4360
贡献值
25
都币
0
在线时长: 1168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2-27
我的老家
多宝乡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23-04-20
给个小建议:为增强现场感,一是长江客轮没有直接进入鄱阳湖的,上海过来的客轮只能在九江下,长江客轮六七十年代是“东方红1、2、3号”,后改为“江渝”“江汉”。二是知青当时来到农村时都是分散住在各个村,知青点都是半年后建的,在我们那里知青点也基本是瓦房,茅草房只有猪圈和牛棚。三是知青刚到一般不会马上安排干活,都会让他们先休息两天,熟悉一下当地的环境,购买点日用品

发帖
616
积分
12318
贡献值
78
都币
0
在线时长: 629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8-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23-04-19
回 僧推月下门 的帖子
僧推月下门:1985年,我在上海沪东造船厂实习,曾遇到几位曾在江西插队的知青,一说是江西的,他们很激动,说江西是个好地方,江西佬俵很纯朴,也很热情,跟我聊在江西的过往。其中我还认识一位知青带回上海的江西女子,那时她已是40岁左右的中年人,是一名车工师傅,我亲切地叫她阿姨,后来一 .. (2023-04-18 16:24)

最近为了写这部知青小说,我大致翻看了那些比较有名的知青小说,给我的印象只有两个字:沉重,我不想把我的小说写的那么沉重,我读了土塘知青阿义老伯发的那些知青帖子和照片,感觉他们的知青生活虽然比较艰难,也存在一些不公平,但总体还算可以,结局大都比较好,不像史铁生他们笔下那种非常尖锐的矛盾。而且阿义老伯的字行间,也充满了对知青生涯的怀念。所以我更多的想从寻常的知青生活,以及他们当年的心境、遭遇、求学和思念上海等方面入手进行撰写,也反映上海知青与都昌人民的深情厚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