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88阅读
  • 2回复

[都昌辞典]一尺十寸与至当不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6814
积分
395771
贡献值
2839
都币
0
在线时长: 6533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1-14
— 本帖被 鄱阳湖 从 鄱湖文苑 移动到本区(2021-10-23) —
一尺十寸与至当不易
都昌民协:田畈人

    先秦时的韩非子写过一篇《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一个呆板至极,愚蠢透顶的人。


    而在都昌方言中,“一尺十寸”与“至当不易”原意均为不能更改的意思,但却被借喻为默守陈规,不善变通。
    一尺十寸,这是数学度量衡的定论,是一成不变的,一尺少于或多于十寸都是错误的。都昌方言巧妙借用这个数学长度定论,来形容为人老实拘谨,照章办事,不偏不倚,也带有遵纪守法的意思。


    至当不易是一句成语,都昌语音听起来似乎是“至当不一”,实为至当不易。至:极,表示程度;当为应当,恰当;易是改变,变通。原意形容极为恰当,不可更变。出自明·李贽《焚书·读史·孔明为后主写申韩管子六韬》:故汲长孺谓其内多欲而外施仁义,而论六家要指者,又以“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八字概之,可谓至当不易之定论。但是,都昌方言使用“至当不易”一词,却大大偏离了该词的原意,反过来指做人呆板,不会随机应变,颇有郑人买履的意味。
    “一尺十寸”与“至当不易”虽为同义词,但在实际口语运用时却大为不同,前者略带褒义,后者稍带贬义。
    一尺十寸多用于自我表白,表面是自谦,实为自我褒奖。如:我这人从来是一尺十寸,不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至当不易多用于教训或指责他人。如,父亲对儿子说:做事情要灵活机动,不要至当不易。又如:顾客对店主说:这件衣服好贵,你不要至当不易,踩到石头不移脚,便宜一点嘛!再如:他那个人做事向来至当不易,完全不晓得见机行事。


[ 此帖被田畈人在2022-04-02 11:21重新编辑 ]
1条评分积分+100
鄱阳湖 积分 +10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18-01-14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发帖
134817
积分
10053036
贡献值
328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282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1-14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3097
积分
18544
贡献值
516
都币
0
在线时长: 5小时
注册时间: 2017-03-15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8-01-15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